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
原文章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rqngjvDijpuotYdAbUwNDA,社科大新闻传播学院
苏春艳: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,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。研究兴趣集中在医学人类学和健康传播,目前主要研究议题包括互联网医疗、白血病家属及社群研究、中原血液市场、新媒体与艾滋病风险研究等。
教授课程:本科生:传播研究方法、传播社会学、学术研究工作坊、人类学、质性研究方法。研究生:健康传播。
对学生负责,对得起学生。
这个很重要呀,你教书就要对得起学生。我自己总是很懒散,自己可能不是很负责任,对别人可能就心里过不去。作为一个老师,看到台下的懵懵懂懂、充满求知的眼神的眼神。这个是底线,说白了。
在准备新课的时候,比如之后计划开的《医学疾病与社会》,我会有意识地融入我自己对整个社会科学的思考,围绕医药在社会中的位置,展开包括医学人类学、社会学、传统文化、公共卫生等各个领域的内容。换句话说,这类课程是以问题为导向的,我试图去解答一个困惑,对大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——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,性对大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。传播社会学也是这样,用媒介化把知识体系串起来,从媒介化延伸到平台,延伸到基础设施,包括媒介本身的演变,现代人与媒介的关系等等。这是一类对我有所启发,有我个人特色,我的思路引导下的课程。
而研究方法这种,就不是我自己任性讲,而是有一套授课内容的基础的。目前这门课因为合班、课时的原因,我会更注重基础的讲授,比如学术语言应该怎样,这类学术的基础性知识。而之后随着通识的研究方法的公共课作为先导,研究方法课应该会更具专业性,更有新闻传播学院的特色一些。
像学术研究工作坊这种,我的用意是,利用自身的跨学科优势,激发学生们的学术兴趣。在邀请主讲老师的时候,我都会请他们把自身的研究过程展现给大学生们,告诉大学生:学术是什么、学术的过程是什么、学术怎么做、学术最后达到什么样的结果。这些主讲人要么是已经很成熟的学者,要么是青年学者,但成果已经很有影响力的。其实我们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科学,发展过程一直广泛吸收来自其他学科的资源,这门课的准备也是一种大的社会科学的理念,邀请的老师一小半是新闻传播的,另外一大半来自于历史、社会学、人类学、政治学、经济学各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。
同时,备课也会与时俱进。每年我都会更换课件。原理或许是老的,案例需要是当下的。尤其是我们新闻传播学院,每年的案例、问题意识都是不一样的,所以需要更新。更新一般来自两方面,一方面是时事,一方面是学术的前沿研究。
基础。我觉得我们缺少一种大学生入学的新生教育,告诉大家高中和大学的区别,告诉大家什么是学术。我在讲课的时候就比较注重这些基础,注重逻辑,注重学术语言。我收到最窝火的作业就是不会写论文,缺少论点、论据、论证,还是高中作文的一套模式。还有的基础就是阅读和写作,这个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,但在课程中是没有的。我鼓励大家多看多读。另外就是自学能力,高中和大学的重要区别就是,大学的课程其实是先导课,我们的课程只是摸到这个门而已,甚至是打开一道门缝。需要大家自己去探索更多的东西。所以我特别喜欢那种,会发现自己的兴趣、自己去自行探索的那种学生,内驱力强的学生。
跟学生多沟通,跟学生开诚布公地聊天。老师的眼界也是有局限的,沟通能让学生理解一个老师在这个时段的想法,而老师也能根据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希望从课上学到什么,给学生的期待也不一样。比如传播社会学、人类学和学术研究工作坊,都是我了解到学生的各种反馈之后,修改了一些内容。
1、 自学,靠自己。这点很重要,不要依赖老师,不要指望老师。再认真的老师,当要上一学期的课时,都有几节课是敷衍的。每个学生都要激发自己的潜能,去摸索、思考。这个过程中遇到困惑,可以跟老师聊,寻求老师的帮助。老师绝对不是什么权威,不是手拉着手一步步带着走,老师的作用更多在于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。
2、 认清自己,试着去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,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。对自己想的越明白,就越容易去做取舍。多尝试、多练。我到了30岁可能才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,想要什么样的生活。但之前那些年也没有白过,因为我都是在尝试。20来岁的时候我的心态是很不平和的,很不自信,彷徨的状态,就像在水里游泳挣扎。只能告诉自己勇敢地去试,包括学习,包括谈恋爱,包括工作。同时希望大家眼光长远一些,不要看自己本科毕业的时候得到了什么,拿到了什么研究生的offer,这或许太短浅了。认识自己是一个终生的命题吧,希望大家一直保有反思自身、警醒的状态。
想对大家说的话太多,总之,大家也有我的联系方式,欢迎大家来跟我聊